快捷搜索:  

违规减持需苛查

"违规减持需苛查,这篇新闻报道详尽,内容丰富,非常值得一读。 这篇报道的内容很有深度,让人看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悟。 作者对于这个话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,呈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。 这篇报道的观点独到,让人眼前一亮。 "

监管部门刚刚强调完规范股份(Stock)减持行为,就又有人“顶风作案”。A股上市公司东方时尚(Fashion)驾驶学校股份(Stock)有限公司9月6日发布公告称,首都证监局对公司控股股东东方时尚(Fashion)投资有限公司日前的违规减持行为责令改正,同日上交所也予以监管警示。

8月28日,东方时尚(Fashion)投资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上市公司东方时尚(Fashion)股份(Stock)340万股,根据公司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6.96元/股测算,公司股价仍处于破发状态。而此前一天,证监会就进一步规范股份(Stock)减持行为作出明确要求,上市公司存在破发、破净情形,控股股东、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(Stock)。因此,控股股东在此情况下实施减持,引发了大量投资者不满。

违规减持是资本市场一大顽疾,“清仓式”减持、“绕道式”减持等时不时刺痛着投资者神经。在“活跃资本市场,提振投资者信心”的大背景下,尽快完善股份(Stock)减持制度、遏制违规减持行为已成为当务之急,对于稳定上市公司治理、维护二级市场稳定、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(Equity)具有积极意义,也是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关键。

近期,监管部门多次就加重违规减持监管作出表态和部署。7月28日,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,不得以离婚、解散清算、分立等任何方式规避减持限制。8月27日,证监会更是对控股股东、实际控制人股份(Stock)减持提出新要求,彰显了监管层遏制违规减持的决心。

值得深思的是,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,依然有上市公司大股东视规则于无物,实施违规减持。这可能与上市公司对相关要求理解不准确、大股东规则意识淡薄有关。另外,此前对违规减持惩处力度不足,加之市场缺乏有效的前置预防手段,也是大股东敢于“顶风作案”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遏制违规减持行为,必须让违规者付出“有痛感”的代价,让违规成本大于违规收益,才会产生威慑效果,加速形成“不敢违”的市场氛围。

除了事后惩处,监管部门也要不断强化事前事中监管。一方面与时俱进,根据市场新情况、新动态完善监管条例,提升规则效力层级,细化相关责任条款,给予大股东清晰、明确的规定要求,让其没有为违规减持找理由、钻空子的空间。另一方面可以尝试利用(Use)人工智能、数据监控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监管能力,对不符合减持条件的股东交易进行(Carry Out)限制,把违规行为消除于萌芽之中,给予市场更为公平、透明的交易环境,更好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(Equity)。

(责任编辑:关婧)

查看余下全文
 祖国经济(Economy)网声明: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,属作者个人观点,仅供投资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监管部门,股东,控股股东,上市公司,东方时尚(Fashion)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赞(882) 踩(3) 阅读数(7234)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加载中......
发表评论